“根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的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所以同学们,以后可不能随便将手机带入学校甚至课堂了呦......”2020年11月13日,即墨区人民检察院“墨检护航”宣讲团成员马璐瑶,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送进青岛市即墨区实验中学,1050名初中学生与宣讲员面对面一起学习了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法律内容。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施行。修订后的未保法根据社会的突出需求补充新的内容,对不符合当前国情社情进行修改、完善。其中创设的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从业查询和禁止制度、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网络保护预防与应对的全面规范等内容都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学校补课问题、未成年人吸烟问题、困扰家长的网络游戏、手机使用、勤俭节约等社会突出问题,均在新修订的未保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执法主体及违法责任的承担也清晰明了,让未保法成为长出“牙齿”的法律,原来很多抽象的保护有了切实的执行效力。
“真没想到,偷偷带手机进课堂竟然是违法行为。”法治课后,一名初一学生很惊讶地表示:“以后可不敢带手机进课堂,不然就是违法了。”这些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法律内容,激发起同学们了解、学习未保法的兴趣和热情,加深同学们对未保法的认识和理解,让同学们意识到法律是保护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武器。
此外,宣讲人结合平时办理的涉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重点通过介绍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盗窃罪、抢劫罪等罪名,用通俗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检察院的主要职责、刑事责任年龄、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危害、常见犯罪的入罪标准等问题,引导同学们树立法治意识,避免滑入犯罪的深渊。
据悉,青岛市即墨区检察院将把新未保法的宣讲作为下一步送法进校园的重要内容,让这部法律在未成年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群体中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对未保法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护身符”。宣讲结束后,礼堂里的孩子们给可爱的检察小姐姐送上真诚、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检察与你同行!